ad
南宁生活网 > 教育 > 正文

面向2035: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的思考

栏目:教育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10-11 09:06   阅读量:11654   
面向2035: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的思考

面向2035:优化调整高校布局的思考

编辑评论/注释

2035年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针对这一长远目标,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教育、科技、产业等领域相继出台了许多战略规划,制定了各领域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高校学科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全局。可见,面向2035的高校学科布局优化调整,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科技问题,更是产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的学科建设实践,而且与未来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相联系,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教育决策。本文认为,应以“面向2035”为逻辑起点,遵循“现实与未来”、“学科内外发展逻辑统一”、“多学科多要素协同”的逻辑,对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布局优化调整进行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思考。

面向2035,学科优化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学科的调整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影响。面向2035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不是简单的当前任务,而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脉络来看,我国高校学科优化调整是一个不断裂变、分化、更新的过程。新时代,高校学科优化调整,既传承历史基因,又孕育未来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科优化调整,已经到了不得不“变”和思考如何变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2022年9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管理办法》,正式开启了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布局优化调整的第一次契机。不仅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培育人力资本、激活创新动能、抢占高科技领域方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将通过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目录管理机制,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适应和推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存在着学科分布结构固化、学科发展模式僵化、学科与产业联动不强、学科调整机制空洞、结构体系臃肿、交叉学科机制不畅等问题。,这也催生了高校如何“面向未来”优化调整学科布局的时代命题。

从体系完整性来看,我国高校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功利主义评价的影响,一些传统学科以及关键和危险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从分布均衡性来看,虽然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建设,但在西部、东北老工业区等区域薄弱的地区,学科规模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与此同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度重视应用学科,忽视基础学科。从产业匹配度来看,目前我国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总体匹配,但在学科设置、层次、口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引领来看,随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学科的设置、层次和类型仍有欠缺。从集聚与融合的角度看,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学科发展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已初见成效,但学科集群的发展与集聚效应尚未充分发挥。此外,高校学科优化调整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冲突,如规划与市场的冲突、规范性与多样性需求的冲突、封闭性与开放性需求的冲突、滞后性与前瞻性需求的冲突、部门性与协作性需求的冲突、国家需求与学科自身需求的冲突等。

总之,“面向2035”实际上已经成为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的“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面向2035,学科优化要探索学科内外发展逻辑的统一。

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来看,学科的生成性是优化和调整高校学科布局的前提,学科是知识的客观发展和人的需求的主动建构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学科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既是客观的,也是建设性的。学科自主权是高校学科优化和布局调整的基础。虽然学科作为人类知识体系是世界性的,但学科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紧密结合。也是全国性的。因此,要想更好地进行学科建设,学科的独立发展是前提。当然,一门学科的独立发展并不排斥借鉴学习。一门学科的形成总是从借鉴开始,但借鉴的目的是寻求创新发展,这是一门学科独立发展的最终归宿。学科内部关系是优化和调整高校学科布局的关键。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固定的。可以说,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融合,挖掘学科集群的作用,使学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外部逻辑来看,高校学科布局的优化调整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学科是人类系统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果。因此,学科发展不仅具有知识增长和深化的本体价值,还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价值。而且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所在社会的支持,任何国家的学科发展都会充分考虑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发展需求。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产业升级、技术升级、质量提升、效率提升,都需要知识和理论的深度参与和支撑。其次,高校学科的优化调整要积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国家战略需求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利益和竞争力的关键。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发展能够更好地找到突破口,获得发展的动力,实现重大突破和原始创新,为增强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利益做出更大贡献。最后,高校学科优化调整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学科作为知识体系,是教育、科技、产业的纽带,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联动。无论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都不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它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既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又能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使高校学科建设合理有效。

面向2035的大学学科布局优化调整,要找到大学学科的生成性、自主性和内在关联性与满足国家、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实际需求的连接点,即实现内外逻辑的统一。为此,首先要看能否构建一个以学科发展内外协调、学科间相互支持融合、学科与社会良性互动为特征的学科生态系统。二是看学科建设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科建设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只有满足社会的长远利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才是内外逻辑协调统一的具体体现。第三,看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和内外逻辑的协调统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知识生产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在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中,由于知识生产相对封闭,一门学科的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往往存在冲突和矛盾,而以开放性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知识生产模式表现出组织和参与者的多样性、跨学科性、知识生产的情境应用性等特征,为内外逻辑的协调和统一带来了可能。超越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学科应用的外在逻辑的对立,实现二者的同构共生,已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趋势。

面向2035,学科优化需要多学科、多要素的协同参与。

为优化调整面向2035年的高校学科布局,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战略规划:一是优化调整学科结构,使之更加合理,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巅峰”学科,达到提升学科整体水平的目的。第三,优化调整学科区域布局,不断提高其与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匹配度。第四,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促进学科集群和交叉发展,构建更加健康的学科生态系统。

面向2035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多学科建设的主体发展成为参与协作的“合作生产者”,共同构建学科体系生态。因此,第一,明确多主体的权责,建立多主体协调的宏观管理机制。高校实施学科建设既涉及中央和地方,也涉及多部门领域,还涉及高校、二级学院、企业等各类组织和机构。因此,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来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是必然选择。具体来说,政府是统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导力量。中央政府统筹全国和各部委的学科建设,地方政府统筹辖区内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支持,落实学科建设;高校是学科建设的主体,要通过学科建设响应政府的主要战略要求,这就要求政府给予高校更多的学科建设自主权;二级学院是学科建设的具体实施者。他们要从国家大局出发,走出自己学科和小部门的局限,避免陷入封闭的学科逻辑和僵化的学科本位意识。企业等社会组织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应立足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高校学科建设建议,与高校共同积极推动所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第二,改革学科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学科分类发展。资源配置是引导学科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方向和力度,可以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实行分类管理。首先,构建政府主导的基础学科可持续资源配置模式。一般基础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也具有资金投入与产出不完全匹配的特点。因此,基础学科的资源配置更多的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应该考虑其长期性和公共性,而不是依靠市场,只注重效益。其次,建立面向市场、基于绩效的应用学科资源配置模式。对于一些应用型学科,可以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学科建设绩效引导资源配置,释放应用型学科特色,激发学科创新活力。最后,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兴学科资源配置模式。新兴学科一般具有一定的产业前景,对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重塑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型学科资源配置模式,既能更有效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又能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科优化和布局调整。

第三,消除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差距,探索“学科-专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由于历史的管理惯性,中国大学的学科和专业差别很大,一定程度上人为割裂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施面向2035的高校学科建设,需要探索建立“学科-专业”融合发展机制。首先要从顶层设计、组织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考虑。为此,应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两个输出导向,从协同规划、协同机制、协同内容等方面探索改革方案。其次,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鼓励其探索“学科-专业”融合机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让“一科一策”真正随学科发展而变化。最后,打通“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校教学科研体系。高校一直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等问题。因此,应从融合发展入手,通过机制改革,将科研与教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零和”关系转变为“强对强”的促进关系。

第四,改革学科评估体系,构建评估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为了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激发学科活力,有必要建立学科自身的评价机制和学科建设的长效评价机制。首先,构建更加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的不同路径,在评价标准、方法和程序上突出这些差异。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科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避免简单化的排名评价和量化评价,全面衡量学科的综合发展水平。其次,要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真正发挥主体评价的作用。政府、高校、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都可以对学科发展进行评价,但要对评价的资格审查、标准考量、作用机制、实施原则、评价结果的运用等进行全面检查,让每一个评价主体都能真正对学科发展发挥作用。最后,要建立评价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学科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科本身,还要评价学科布局的优化和调整。从实际效果出发,评价学科布局优化调整的具体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后续影响如何,为今后的实践提供改进依据。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ad06
ad